年近望九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我国阿拉伯—伊斯兰史专家纳忠先生的巨著《阿拉伯通史》上下卷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纳忠先生出生于云南通海一个穷苦的穆斯林家庭,1931年穆斯林教会送他到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深造;第二年他就用流利的白话文翻译了埃及著名学者曼苏尔的著作《伊斯兰教》,这本书成为中国穆斯林中最流行的书;纳忠先生也从此走上了研究阿拉伯—伊斯兰历史的道路,并且为此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纳忠先生写作《阿拉伯通史》可算是历尽沧桑。在国外学习的纳忠节衣缩食,10年间买了2000多本阿文书。学成归国时,邮寄的500余种书损失殆尽,寄存的1000多本书因无法运回而低价拍卖,随身携带的三四百种,也大部分被印度海关没收,带回国内的仅五六十种。就凭这些资料,纳先生立志写一部阿拉伯的历史。在教学之余,他日以继夜地埋首写作,60年代终于完成了几十万字的《阿拉伯通史》。孰料,“文革”却将这部凝聚了纳忠几十年心血的巨著连同所有阿文藏书都烧毁了。春回大地之后,年届古稀的纳先生决心重著《阿拉伯通史》!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不计寒暑,废寝忘食,四易其稿,终于在90年代初完成了这部集50年心血、内容浩瀚的近百万字的著作。
阿拉伯的历史书籍并不少见,尤其是美国史学家希提写的《阿拉伯通史》更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然而国内学者写的有份量的专著却不多见,纳先生的《阿拉伯通史》的出版填补了这一空白。《阿拉伯通史》分8篇、78节,近百万言。它不仅系统地阐述了阿拉伯民族从游牧部落发展到强大民族国家的两千年历史全过程,而且用较大的篇幅讲述了一般中外阿拉伯史书极少涉及到的重大问题:伊斯兰教以前阿拉伯的社会制度、汉志—麦加(“汉志”商道)经济的发展;伊斯兰教产生的历史、社会背景;公元7—10世纪阿拉伯的移民运动及影响;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封建土地制度;阿拉伯人历次海外大迁徙的深远影响;“新穆斯林”与“被护民”对阿拉伯—伊斯兰帝国的贡献;阿拉伯人和其他民族的矛盾与融合;19世纪末至今阿拉伯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等。作为中国学者,纳先生在书中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记述中世纪中国—阿拉伯的关系,包括古代的贸易交往、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中国文化对阿拉伯文化的影响、阿拉伯人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郑和下西洋,等等。
《阿拉伯通史》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充分肯定、颂扬了灿烂辉煌的阿拉伯文化。这是由于某些西方学者肆意贬低阿拉伯文明,甚至讲阿拉伯文化只不过是希腊罗马文化的余光。纳忠先生用近10万言的篇章详尽地介绍了早期的阿拉伯文明。纳忠先生认为,值得大书特书、载入史册的是阿拉伯人的“翻译运动”。对先后出现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东、西方的两次翻译运动,纳忠先生说:“这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近午时期’,穆斯林已成为东方(波斯和印度)与西方(希腊和罗马)古代文化遗产的继承者。”对于那些不可一世的西方学者,《阿拉伯通史》不客气地指出:“中世纪,当‘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东方,在西班牙和西西里大放光明之时,西欧还处在榛莽之中,后来成为西方文化中心的那些城市,在中世纪不过是些被封建领主盘据的碉堡,基督教的僧侣教士是当时西方最有学问的人,而他们却仍俯伏在古老的教堂里誊抄宗教经卷。”
通读《阿拉伯通史》,可以使读者了解何以中东海湾地区纷争不止、战争频仍,用纳忠先生的话说,这是由于阿拉伯国家的地理、经济和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种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海湾是世界海、陆交通枢纽,是海上及陆上丝绸之路的通道,因此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这一地区不会平静,只要有国际战争发生,海湾地区就会被波及。
(作者系商务印书馆编审)